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纽特人(2/2)
北极的天气只有夏天和冬天,生存环境极其恶劣,夏天还好说,食物相对充足一些,但是到了冬季,由于严寒和厚厚的冰雪覆盖,如果单单靠一个家庭很难获取足够的食物生存下去,所以为了生存,他们不得已只有靠大家的力量,群居生活。一般一个族群大概十几到二十几人,一部分男人出去狩猎时,就会把自己的妻子,孩子交给另一部分留守在家的男人照顾,而这部分留守在家的男人则可以名正言顺的和这些女人生儿育女。
当狩猎的这部分男人回家后,就由原来留守的男人再出去狩猎,而留下来的男人又可以和这些狩猎男人的妻子们生儿育女,所以在因纽特人的思想里,孩子不是哪一个人的,而是“大家的孩子”。但是由于因纽特人的人口总数也只有两三万,而且多以游牧群居生活,近亲繁殖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劣,所以后代的成活率很低,虽然他们不知道近亲生育的危害,但长期的经验让他们看到与外族人生育的子女成活率非常高,所以“以妻待客”的风俗也就慢慢形成了,由此可见这种看似陋习的风俗,实际是因纽特人延续族群的一个无奈之举。
在欧洲人到来之前,他们一直过着传统的半游牧生活。苦寒环境中的生存需要,他们以大家庭为社会单位,法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,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信仰体系。
哪怕是两千多年后,对当地野生动物和生存技术的全面了解,加上令人难以置信的耐心、狩猎技能、身心力量、耐力和勇气,还是因纽特人文化的基本价值观。分享食物、尊重他人和合作等传统价值观,仍然是因纽特人生活的核心。男人负责狩猎和在外活动,妇女负责照顾孩子、做家务、缝纫、做饭等。也有个别女性出于自身需要,选择狩猎的例子。
两千三百年后的世界有着数千种不同的语言和民族,两百多个国家,80亿人口,以及许多不同的传统文化。除了人口之外,其他方面现在只会更多。文化,因人类经历的不同而不同;文化,是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,使他们能够感受到,一段伟大历史的一部分。这包括个人身份、语言、思想、交流、行为、习俗、信仰、价值观和制度等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,应该得到承认、肯定和尊重,造福今世后代。
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种族,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、语言习惯、文化习俗、饮食习惯,就像因纽特人也一直保留着属于他们种族的风俗习惯,甚至他们习俗看上去非常野蛮,让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有些难以接受,但却不能以自身价值观去衡量别人。
有些群体,可能对宗教和信仰有不同的看法,仅仅是因为在长久的传承中,以前的一位长者向后人,讲述了不同的故事。有些人可能因为生存或其他需要,他们拥有了不同的文化仪式。有时,人们之间很难相互理解其文化,这很正常。其实,拥有许多不同的信仰是一件好事,而不应让人感到困惑。因为,文化塑造了人们的身份,并影响人们的行为。文化有利于将人们聚集在一起,不同的文化意味着在人们生活的社会中,会有应对基本现实的不同方法。文化多样性使人们相互接受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和同化其他文化。没有记忆,就没有文化;没有记忆,就没有文明,就没有社会,就没有未来。
(本章完)